人民網:蕪湖鄉村振興“路”上的新變化
原標題:蕪湖灣沚區灣沚鎮:鄉村振興“路”上的新變化
近年來,蕪湖市灣沚區灣沚鎮開展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立足生態農業定位,加速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融合”,從“美麗環境”逐步向“美麗經濟”跨越,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。
黨建引領聚合力,夯實基礎促提升
灣沚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“紅色引擎”作用,推動鄉村振興發展。將全鎮村(社區)由2016年的22個整合為20個,同步開展(社區)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作,桃園村等13個村居面貌煥然一新。同時,根據人居環境整治、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需要,設立功能性黨支部和臨時黨支部,重點工作推到哪里,黨組織設置完善到哪里。
工作推進關鍵在組織,重點要有人。灣沚鎮積極拓寬選人用人渠道,從退役軍人、轉業軍人、高校畢業生等群體中選出優秀人員進入村(社區)后備干部庫,共選優配強30人進入村(社區)“兩委”班子。
此外,灣沚鎮通過村民議事大平臺、“主題黨日+志愿服務”活動,定期組織群眾開展各項活動,讓群眾從“被服務者”轉變為“被服務者”,激活內生動力,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。
“破舊立新”轉鄉風,“思想解放”謀發展
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,同時也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源泉。近年來,灣沚鎮堅持抓鄉風、黨風帶民風,著力培育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助推鄉村振興在灣沚落地收效。
創新試點示范農村“三治融合”,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、新鄉賢帶動作用和村民理事會自主管理作用,組織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。桃園村入選全國村級“鄉風文明建設”優秀典型案例。
持續深化“小微權力”監督制約新機制。過去喝酒打架,如今看書跳舞打腰鼓;過去留守老人獨坐家中甚感凄苦,如今老人走出家門笑容滿面……
人居環境大改善,鄉村美景入眼來
灣沚鎮堅持全域治理、全面覆蓋,累計完成農村改廁完成改廁2879戶,清理垃圾8755噸,無害化處理率達99%。同時,全域推進“三水共治”和“河湖長”制,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新農村。
位于城郊的龍尾張村就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和水利工程治理,廣大村民自發參與,共同打造成富有鄉愁記憶的農村?,F如今,龍尾張已成為灣沚區知名的“打卡點”。
產業興旺“犇”小康,群眾邁向“好日子”
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。近年來,灣沚鎮因地制宜,抓住產業興旺這個“牛鼻子”,不斷增強農業發展輻射帶動效應,明確產業定位,發展“特色產業+現代農業”新業態。夯實農產品深加工,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,發展鄉村精品旅游,建成櫻花農旅產業基地、桃花文旅產業基地、環城生態走廊,帶動全鎮“農業+旅游”全面發展。
通過培育綠色種植產業激發農村內生動力,為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提供有力保障,實現產業層次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。相思園自然村,順應時代,以“三變”改革的新視界,帶動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、農村致富,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新圖景。
談翠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