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的蕪湖,青年“大橋醫生”爬上百米高空
噓噓噓,清脆的口笛聲打破了夜的寂靜。子夜時分,在蕪湖長江三橋下,鐵路蕪湖工務段蕪湖長江三橋車間江北橋梁養修工區工長崔璨,正在進行班前點名并和同事們清點裝備,他們今晚的作業任務是鉆進三橋“肚子”,爬上距離江面百米的大橋主塔塔頂,檢查大橋斜拉索固定在主塔上的上錨頭。

“江面水汽較大,斜拉索錨頭和螺栓如果在沒有保護的狀態下容易生銹,降低使用壽命?!?0后工長崔璨說,工區每半年要對三橋兩座主塔的304個斜拉索錨頭和橋體上116萬顆高強度螺栓進行一次‘全身體檢’,發現錨頭裸露要盡快涂油,發現螺栓松動要及時擰緊并涂上防水油漆。
蕪湖長江三橋全長4810米,跨江主橋長1234.6米,是世界上首座高低矮塔公鐵兩用斜拉橋。北岸2#、南岸3#兩座主塔分別高155米和130.5米,崔璨和同事們要在封閉的檢查通道內沿著臺階一道道向上爬,每道臺階間距25厘米,最高需要爬過400道臺階?!白罾鄣臅r候是炎熱的夏天”,崔璨說,前幾天氣溫三十多度,大橋經過一天的暴曬直到凌晨“體溫”也居高不下,主塔檢查通道就像是蒸籠般悶熱難耐,還沒開始工作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。

2011年,崔璨退伍進入鐵路工作,成為了一名鐵路橋梁檢修工。2020年參加大橋精調作業后選擇留守在這里,成為大橋的“專屬醫生”?!暗谝淮芜M入主塔的時候,我也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?!贝掼舱f,與地面近乎成90度的檢查通道,仰頭從下往上看去,截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通道像是通往無限遠處的夜空,21層作業臺越往上通道越窄,一層一層看不到盡頭。他說,每層作業臺有4個向下的上錨頭,每個錨頭有8個外置緊固螺栓和2個內置螺栓。由于作業臺空間狹小,每層只能容納2人配合完成作業。在錨頭防銹油脂完整,無需保養的情況下,1個作業組1個夜間天窗最多只能檢查2層。
每到一層作業臺,崔璨都會提醒同事系好安全繩,錨頭蓋一定要打開仔細檢查,每一處裸露塊都要涂上油脂,每一顆螺栓都要復擰,確保斜拉索安全可靠?!懊看翁齑包c結束,心里都倒排著剩余錨頭的檢查計劃,看著一趟趟高鐵列車飛快駛過自己檢查的大橋,我心里充滿了自豪感?!?/span>
大橋檢查作業需要有很好的體力,有恐高癥和幽閉恐懼癥的人,很難勝任這份工作?!肮^現有的15名職工中有10人是退伍軍人,平均年齡只有29歲?!贝掼舱f,單位為工區職工鋪設了塑膠籃球場,購買了動感單車和跑步機等健身器材,每天堅持鍛煉身體也是我們維護大橋運輸安全穩定的必修課。

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為人民。在我市持續推出城市建設發展精品力作的道路上,有更多的“崔璨們”在各行各業踏實肯干、奮進拼搏,他們秉持精益求精的敬業態度,為這座美麗的城市揮灑汗水、貢獻力量,在“共建共享”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自豪感。

全媒體記者 汪潛 通訊員 胡小東